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8小说网 www.78xs.cc,血魄忠魂困蛟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和尚与俏女子已消失在街头,那是往海边堤岸的路,依承天也知道那条路通海边,因为他就是沿着海边来到镇海街上的。

    现在,依承天望望围着他的双层人群,外层显然是程千的人,内层只有四人,四个手拿鬼头刀的人,他们正就是台山四虎。

    依承天便在这种情况下缓缓的把手伸入怀里,怀里有个小口袋。

    他未曾动,连眼皮也在微微的合,一种心事重重才会有的那种无奈表情

    台山四虎在举步移动,朝着各人的方位斜斜移动,鬼头刀便在他四人的移动中,彼此闪耀着刺目的冷芒,显然四人在蓄势待发而摆出一种一击就要夺命的狠架式。

    轻柔自然的在转动着脖子,依承天道:

    “些微小事各位就要动手杀人,不嫌有些过份?”

    被人抬向廊下的程千冷笑道:

    “怕了是吧,王八蛋你也会怕呀,晚了。”他突然大喝一声,道:“给我杀!”四声合为一声,台山四虎不约而同的自四个方向大喝狂叫着杀来,刀光闪闪,劲风呼啸,攻杀之势,的是吓人。

    左手快捷的自怀中拔出,但却无人看到依承天拿出任何东西来,只是就在四把鬼头刀的狂劈之下,依承天诡异的旋动身法,疾闪在刀芒之前。

    因为对方的鬼头刀尚在空中,他的身形已消失在刀芒之外。

    他一个身形八个影子,当台山四虎的鬼头刀刚一劈下,早见一篷血雨漫天洒落,叮当声中,台山四虎的四把鬼头刀全落在地上,便在这时候,便在台山四虎各自捧着自己握刀手腕狂叫的时候,依承天的右手,又十分自然的送入怀中。

    依承天心中在狂喜,自己真的已得义父真传,眼前只是牛刀小试,已足以震惊这帮混混。

    于是,不但是程千吃惊,连所有围他的人全惊吓得直往后退。

    程千在廊上厉声叫道:

    “小子啊,你用什么兵刃伤的人,爷们怎的未看清楚。”

    依承天冷冷的道:

    “别问得恁般多,你只说要不要再杀。”

    程千望望远处站的众多围观人,又见自己十几人正握刀守在外围,一咬牙道:

    “杀怎样,不杀又怎样?”

    依承天面无表情的道:

    “要杀就杀出个结果,当然第一个我就拿你开刀,至于不再杀么,车走直路炮翻山,你们继续喝酒,我走我的路。”

    程千咬咬唇,道:

    “好,算我程千今日倒霉,碰到你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瘟神,我认栽,可是我总得听一听你小子是个什么名号,总不能吃了亏挨了揍还不知你是何许人吧!”

    依承天嘴角一撩,道:

    “你还是难得糊涂的好。”说完大踏步走入店中,围着他的握刀汉子忙向两旁闪避不迭。

    依承天走入饭店,笑问躲在门边的小二,道:

    “算帐!”

    小二忙笑着摇手,道:

    “不用了,公子刚才进店,小子招待不周,能不怪罪已是小子运气,两碗米饭算得了什么。”

    依承天一笑,道:

    “不能白吃。”随之取了一块碎银放在桌上。

    依承天刚又走到店门口,猛然想起一事来。

    因为他觉得一个大和尚带着个美娇娃,是有些不对劲,自己也许救的是歹人就太不值得了。

    便在这-念之间,依承天问那小二:

    “小二哥,可知刚才那大和尚吗?”

    小二道:

    “虽不认得那大和尚,但却也猜得出来,必是普陀山上下来的和尚。”

    依承天又问:

    “普陀山在什么地方?”

    小二想笑未笑出来回道:

    “普陀山就在离此不远的海上,普陀山上的寺庙可大着呢,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自大江南北的朝山进香客坐船上山,有名的很呢。”

    依承天心中在想,总不会比开封城大相国寺还大吧,顶多同铁塔附近的佑国寺一般样。

    再想想刚才那大和尚,慈眉善目,动手之间不伤人,定然是个慈悲为怀的好人,应该不会做出令人不齿之事。

    于是他点头一笑,大步直往长街走去。

    转了两条街,依承天回头看,竟然有不少人还跟在他身后面以好奇的眼光盯着他。

    本来他要在这儿买件衣衫的,现在呢,现在他得改变主意,衣衫不买了,还是继续赶路吧。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天,花红柳绿的江南,正是一片美景,诱人的美景。

    春风吹拂,处处飘香,依承天迈开大步往前走,前面已到了吴兴地,他在余杭买了一件蓝衫裤,只因自己不会装扮,又因离开鲠门时候,雷叔给的银子不多,所以这身短衫裤看起来比之乡巴佬差不多。

    不过依承天已经十分满意,因为那已比之他的一身破了又补的衣衫好多了,更何况他是个从苦中爬出来的苦命人,他很满足了。

    人若感到满足,直觉的表现就是高兴。

    于是,依承天满面笑意昂扬,就没有笑出声的走进吴兴那个大城门楼了。

    吴兴距离太湖甚近,就在太湖南方十几里处,有条河可通太湖,有不少在太湖讨生活的人就住在吴兴附近。

    依承天一路奔向镇江,如何走法,全是义父告诉他的,现在,他来到这家饭店前,从招牌上看,似乎是义父说的“平安客店”一年多来,义父教自己武功心法,更教自己识字,如今斗大的字也识得不少。

    端正一下新买的衣衫,依承天含笑走入店内,正遇上两上小二在燃灯,有个小二见依承天进来,跳下凳子笑问:

    “客官,你是喝酒还是住店?”

    依承天道:

    “吃饭也住店。”

    小二抽出布巾擦拭一张桌面,请依承天坐下,笑问:

    “炒两样什么菜?”

    依承天摸摸口袋,道:

    “两碗米饭,菜吗只要能下饭就好。”

    那小二鼻子一抽想笑,但见依承天一脸老实像,他没笑出来,却点点头,道:

    “你稍坐,马上送上来。”

    依承天望着这面店铺,觉得这是自己住的最好饭店,一路走来,只有吴兴的地面看起来具有江南美。

    心中想着,依承天伸头望望外面,天并未黑下来,如果不是义父把自己的行程定得严,这时候自己最少也会再走上个二三十里才歇下来。

    不旋踵间,小二已把两碗米饭两盘小菜送上来。

    江南地方,尤其是吴兴,饭店中吃的米饭全是一碗碗蒸出来的,绝非是大米饭一锅蒸,吃起来还真别具味道。

    依承天早已习惯于吃米饭,这时不用多看,端起来就吃,他吃得快,因为他这种年纪最是能吃。

    更是吃得干净,连一粒米掉在桌面上他也会捡入口中,当然那两样小菜他连汤全拌入米饭中吞下。

    抹抹嘴巴,依承天十分满意的正要起身,突然自店门外走进三个人来。

    两女一男。

    男的依承天并不识得,只是这男的一条左小臂上正套了一只牛皮套,套的顶端露出一支尖而闪亮的短钢叉,令人看了难免会恐惧。

    两个女的依承天却是认得,不正就是在开封城外柳树村骗他上马的那个老太婆与她的儿媳妇吗,那么这个长得一如一头黑豹的大汉,必是这老太婆的儿子了。

    不错,走进“平安客店”的正是“太湖毒蛇”石大娘与她的儿子媳妇石冠军与戚九娘。

    原来一年多以前的焦山一战,飞龙寨与太湖黑龙帮一战双方皆大伤元气,各未讨得便宜,但是双方事后检讨,知道是上了“江岸一阵风”周全三人的当。

    那石冠军伤的十分严重,所幸他被戚九娘及早上药包扎,这才没流尽身上血,即使如此,他还是养了半年才在切去左小臂后复原。

    石腾蛟在拼杀之后,人似乎变了样走了形,因为他的脑袋虽未受伤,却身上挨了好几刀,老命虽保,雄心大减,整日在太湖吃酒作乐,忘了争夺“八步一刀”秘籍之事了。

    其实,石腾蛟的转变,还是由于两个宝贝儿子的受伤而令他寒心,争名夺利,祸延儿子,大儿子断去一臂,二儿子双手半残,怎不令他灰心!

    如今他吃酒作乐逗弄小孙子,反倒轻松自在多了。

    然而石大娘与儿子媳妇却咽不下这口气,誓必要找到周全与祈无水司徒大山三人,那不只是为了被愚弄,也是由于周全三人那夜烧了西山几处地方,且又骗走了依氏母女二人,只这笔帐就有得算的。

    一年半来,母子二人与媳妇,几乎足迹遍及江南大小水淮,山川城镇,就是没见到周全三人足迹。

    祈无水原是经常会出现在秦淮河附近,南京城更是他的老本营,不料焦山一场大战役,祈无水也未在南京出现过,-切的迹象显示,周全三人严密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了,至于为什么,谁也不知道。

    现在,石大娘与儿子媳妇似是长途跋涉而来,三人甚是疲累。

    走入平安客店内,石大娘十分江湖地望望店内客人,然后坐在中央一张桌子上。

    小二眼尖,一眼认出来这三人,忙先向柜上掌柜招呼一声,匆匆走向石大娘面前,一副笑容可掬样子,道:

    “石老奶奶,大爷大奶奶你们来了,一路辛苦。”

    掌柜的更是殷勤赶着走来,道:

    “老奶奶来了。”边对小二吩咐,道:

    “快通知灶上给老奶奶叨拾一桌上等酒菜送来。”

    石大娘面无表情地道:

    “可有扎眼人物出现?”

    掌柜的还真仰面想了一阵,才笑道:

    “没有老奶奶交待的那种人物。”

    这时戚九娘也问掌柜的道:

    “可曾见过一个疤面大汉带着一个癞痢头的孩子?”

    掌柜的摇着头

    附近依承天却伸手摸摸自己的头顶,心想:“好家伙,亏得我已经长了头发。”

    依承天缓缓地偏过头去看,却见石大娘三人正低头说话,一旁掌柜的站着直搓双手。

    原来在这太湖四周沿岸,黑龙帮的势力甚大,黑龙帮众遍及各大小城镇,而这家饭店的掌柜,过去也曾在黑龙帮混过,自是对石大娘三人恭顺有加了。

    依承天已吃完饭,当即由小二顿他到了一间小客房。

    现在的依承天,虽只十六岁多,但却是一副北方人的骨架,再经过这三年来雷一炮与依水寒二人着意调教,已是人高马大的一副大人模样。

    他在走过石大娘身边时候,还低头一笑,笑得石大娘一愣,便在依承天快要走过二门时候,石大娘突然叫道:

    “喂,那小伙子等等!”

    依承天回头又是一笑,道:

    “老大娘你叫我?”

    石大娘一招手,道:

    “你过来。”

    缓缓走近石大娘,依承天道:

    “老大娘,你有事?”

    石大娘“嗖”的站起来,仔细地一阵瞧,道: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吧?”

    依承天笑道:

    “没有啊,找也才今日第一次见着老大娘的。”

    石大娘道:

    “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点点头,依承天道:

    “是的,我是个过路人。”

    在这个时候,依承天绝不能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开封城中的小癞子,义父尚在荒岛上等着他把干娘二人的消息送回去呢。

    石大娘摆摆手,道:

    “你走吧。”

    依承天面无表情地回头走,但在他内心却在笑,笑得十分得意,得意地双肩一耸动。

    石大娘缓缓坐下来,尚自言自语,道:

    “我总觉得这年轻人十分面善。”

    不料戚九娘也附合着,道:

    “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石冠军道:

    “天下尽多长得相似的人,何苦为此也烦心的。”

    依承天却再也想不到,他竟再一次失去得知那飞龙寨的消息,也许由于造化弄人吧,竟然惹出不少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的麻烦出来。

    当然他更不会想到他要找的干娘与干姐姐会在普陀山上,镇海街上遇的俏姑娘又会是依霜霜。

    现在——

    日已黄昏。

    黄昏的吴兴街上是热闹的,但依承天却早早掩起房门睡了,这是义父交待的,要他鸡鸣早看天,日落进客栈,沿途不吃酒,少去惹麻烦。

    背后山坡那面,镇江的街头已是上灯时分,依承天掩不住内心的激动而站在江边发愣。

    面前就是帆樯林立的长江,江心中数点灯火处,却是自己要前往的焦山。

    焦山上的飞龙寨,那对苦守孤独八回寒暑的老干娘,正不知如何了。

    义父特别交待,他不要自己明敞着找上焦山,虽然自己想不通其中道理,但义父必然有他的想法。

    现在自己正站在江岸,却因来的时辰不巧而无法立即乘小船上焦山。

    依承天站在江岸足有一个时辰,他才到镇江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下来。

    就在第二天一早,依承天匆匆又来到江边,渡船处他正遇到一条小船驶向焦山,其中尚有几个和尚在内,不问可知是要上焦山定慧寺的。

    其实这时候赶往焦山的人,不论僧俗皆是前往焦山定慧寺,飞龙寨的人自有飞龙寨的船前往。

    小船也有帆,只是一个单帆,船上坐了十几个,也许这日风向顺,半个时辰不到小船就拢了岸。

    依承天几曾见过这种光景——

    只见登岸不久,有条长长石道,两边苍郁茂林,景色宜人,还真有点像那开封的禹王台。

    刚走完石道进了山门,又见这定慧寺禅院幽深,有回廊环绕,朱漆佛殿,掩映生辉。

    跟着坐船来的僧俗,一个个便在这时候拥进定慧寺的大雄宝殿,膜拜游览,各自探幽寻胜。

    依承天低声问一个老者:

    “听说焦山有个飞龙寨,不知怎的走法子?”

    那老者望望依承天,见依承天嘴巴上胎毛未除尽,露出一脸的木讷,摇摇头道:

    “年轻人,什么地方不好打听,怎的却问起飞龙寨,敢情你是吃撑着了。”说完回头就走。

    依承天一声苦笑,心想,人的名树的影,飞龙寨的名声全完了,竟是不值人一提的。

    一路游完了定慧寺的大雄宝殿与藏经楼,依承天顾着一道小山径往焦山另一面转去,就在一道栅栏边,有个年轻和尚迎上来,道:

    “施主,你走错地方了。”

    依承天忙笑道:

    “小师父,我没有走错地方,是你说错话了。”

    年轻和尚一怔,道:

    “施主你是”

    依承天一指山另一边,道:

    “我是飞龙寨人。”

    那年轻和尚手指远处,道:

    “飞龙寨该走那条路才是。”

    依承天心中暗笑,面上却冷然地道:

    “我知道,眼下我是找地方”他比了个小解手势。

    那年轻和尚一笑又走开了。

    依承天并未小解,他匆匆地走向年轻和尚指的另一条山道走去。

    心情紧张中带着愉快,依承天走得可真轻松,刹时已到了崖子下面的转弯地方,定慧寺已看不见了。

    突然间,有人在附近断喝,道:

    “干什么的?”

    依承天闻声望去,却见一个手握钢刀汉子站在一棵矮树下面,满面不屑地喝问呢。

    依承天抱拳施礼,道:

    “在下依承天,原是你们过去依寨主的未见过面的远房亲戚,家乡混不下去,我这才独自从北方转来,欲投靠他的,不想有人说依寨主早已丧命海上,只是我远道来投,总想在贵寨混个温饱,还烦请你老兄多加指点。”

    依承天的这套说词,那是依水寒与雷一炮二人琢磨再琢磨地想出来的,因为依承天是开封人,一时间他的北地口音还在,另外就是如此一说,飞龙寨为了证实他的身分,也许就会向依夫人求证,这样一来,依承天就会见到依夫人母女了。

    如今,依承天一字不漏地说出这套说词,不料那汉子以刀指着依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