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8小说网 www.78xs.cc,古籍序跋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仙诗云:翩翩凤辖,逢此网罗。(太平广记四百引续齐谐记引。)

    嵇康有白首赋。(文选谢惠连秋怀诗李善注。)

    嵇康怀香赋序曰:余以太簇之月,登于历山之阳,仰眺崇冈,俯察幽坂。乃覩怀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草,植于广厦之庭,或被帝王之囿;怪其遐弃,遂迁而树之中唐。华丽则殊采阿那,芳实则可以藏书。又感其弃本高崖,委身阶廷,似傅说显殷,四叟归汉,故因事义赋之。(艺文类聚八十一。)

    案:太平御览九百八十三引嵇含槐香赋,文与此同;类聚以为康作,非也。张溥本存其目,严可均辑全三国文,据类聚录之,并误。

    嵇康酒赋云:重酎至清,渊凝冰洁,滋液兼备,芬芳。(北堂书抄一百四十八。)

    案:同卷又引嵇含酒赋云,浮螘萍连,醪华鳞设。则上四句殆亦嵇含之文。

    嵇康蚕赋曰:食桑而吐丝,先乱而后治。(太平御览八百十四。)

    嵇康琴赞云:懿吾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真,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仁,玉润外鲜。昔在黄农,神物以臻;穆穆重华,记以五弦。闲邪纳正,亹亹其仙。宣和养气,介乃遐年。(北堂书抄一百九。)

    案:亦见初学记十六。“记以”作“託心”;

    “养气”作“养素”

    嵇康太师箴曰: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舍去,此斗之兆也。(太平御览四百九十六。)

    案:此家诫中语,见本集卷十,御览误题篇名。严可均辑全三国文注云“此疑是序,未敢定之。”甚谬。

    嵇康灯铭: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耀,华缦长舒。

    案:见严可均全三国文,不著所出。实杂诗也,见本集卷一,亦见文选。

    嵇康集目录曰:孙登者,字公和,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披发自覆。

    好读易;鼓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每所止家,辄给其衣服饮食,得无辞让。(三国魏志王粲传注。)

    案: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太平御览二十七,又九百九十九亦引,作嵇康集序。

    嵇康文集录注曰:河内山嵚守颍川,山公族父。

    (文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李善注。)

    嵇康文集录注曰:阿都,吕仲悌,东平人也。(同上。)

    案:康文长于言理,藻艳盖非所措意;唐宋类书,因亦尠予征引。今并目录仅得十一条;去其误者,才存七条。水经汝水篇注引嵇康赞襄城小童〔30〕;世说品藻篇注引井丹赞,司马相如赞〔31〕;初学记十七引原宪赞〔32〕;太平御览五十六引许由赞〔33〕,皆出康所著圣贤高士传赞〔34〕,本别自为书,不当在集中,张燮本有之,非也,今不录。

    一九二六,一一,一四。

    〔1〕本篇据手稿编入。

    〔2〕隋书经籍志著录别集数为:“四百三十七部,四千三百八十一卷。(通计亡书,合八百八十六部,八千一百二十六卷。)”〔3〕嵇,阮指嵇康、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魏未诗人。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卷。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陆云(262—303),字士龙,西晋文学家。隋志著录陆机集十四卷,陆云集十二卷。陶潜(约372—427),又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隋志著录陶潜集九卷。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人,南朝宋文学家。隋志著录鲍照集十卷。谢朓(464—499),字玄晖,阵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诗人。隋志著录谢尠集十二卷,又谢尠逸集一卷。江淹(444—505),字文通,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南朝梁文学家。隋志著录江淹集九卷,又江淹后集十卷。

    〔4〕别为校记指鲁迅校本嵇康集中所加的校勘记。

    〔5〕刻本以五言古意为赠秀才诗丛书堂本的五言古意一首和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诗,黄省曾刻本合为一题,作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秀才,指嵇康之兄嵇喜。文选卷二十四李善注引刘义庆集林:“嵇喜字公穆,举秀才。”

    〔6〕秀才答四首嵇康集中附录的嵇喜答嵇康诗。

    〔7〕幽愤诗一首四言古诗。嵇康因吕安案牵连下狱,在狱中作此诗以抒悲愤。

    〔8〕述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都是抒写隐逸思想、不满现实的五言古诗。

    〔9〕六言诗十首称颂清静无为的政治和古代隐者的组诗。

    〔10〕重作六言诗十首代秋胡歌诗七首此题下现录四言乐府体诗七首。代秋胡歌诗,即拟秋胡歌。汉乐府有秋胡行,咏秋胡故事(见西京杂记及列女传)。后来,凡依此曲写诗,虽与秋胡故事无关,亦称秋胡行或秋胡歌。鲁迅在案语中认为现存七首系重作六言诗十首的残篇,而代秋胡行已佚。但他在校本嵇康集该诗题下的校勘记中又说:“案六言诗十首盖已逸,仅存其题;今所有者代秋胡行也。”按似以后说为是。曹操有秋胡行,每首起二句皆为重言;嵇康集其他各本及宋人所编乐府诗集中,嵇康这七首诗的起二句亦各为重言。

    〔11〕思亲诗一首思念亡母亡兄的楚辞体古诗。按嵇喜亡于嵇康之后。或嵇康别有一兄早逝。

    〔12〕诗三首,郭遐周赠这三首和下五首,都是附录的二郭赠嵇康的诗。前三首为五言古诗;后五首中四言四首,五言一首。二郭生平未详。

    〔13〕五言诗三首,答二郭嵇康答郭遐周、郭遐叔诗。

    〔14〕五言诗一首,与阮德如阮德如,名侃,尉氏人。官至河内太守。按此诗之后附有阮德如答诗二首,亦为五言。

    〔15〕这里标作“”的五言诗一首,鲁迅校本嵇康集题作酒会诗。黄刻本则将其与以下四言诗中的前六首合为一组,题为酒会诗七首。

    〔16〕关于四言诗十一首,黄刻本得第十一首单列,题为杂诗一首,其余四首则未录。因此案语中的“无后五首”当是无第七至第十首;下文“又案”中的“抄本多四言诗五首”当为多四首。

    〔17〕五言诗三首感慨人生,追求解脱的诗。

    〔18〕琴赋描绘古琴形制、性能,阐述音乐理论的文章。文前有序。

    〔19〕与吕长悌绝交书吕长悌,名巽,东平(今属山东)人。其弟安,字仲悌,小名阿都。嵇康好友。吕巽逼奸吕安妻,又诬安不孝,陷之入狱,嵇康因而写信与吕巽绝交。

    〔20〕卜疑此文假托宏达先生向太史贞父问卜,抒写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21〕养生论此文论养生的道理和方法,表现了道家与神仙家的思想。

    〔22〕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向秀、嵇康二人辩论养生问题的文章。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嵇康之友“竹林七贤”之一,官黄门侍郎。

    〔23〕“养生有五难”等十一句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文通)杂体诗三十首许征君李善注:“向秀难嵇康养生论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减,此一难;喜怒不除,此二难;声色不去,此三难;滋味不绝,此四难;神虚消散,此五难。”按各本嵇康集中,这十一句皆在题作嵇康的答难养生论篇末;而李善引作向秀的话,可知唐代旧本向秀难文与嵇康答文连写不分。

    〔24〕声无哀乐论有关乐理的论文,认为乐声本身只有“善恶”之价而无“哀乐”之别“哀乐”是听者的感情作用。

    〔25〕释私论此文认为只有去私寡欲,才能“越名教而任自然”管蔡论,周武王灭殷后,派他的兄弟管叔、蔡叔去监视殷纣王之子武庚。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旦主政,管、蔡助武庚叛周,世论以为“凶逆”嵇康此文认为管、蔡之助武庚,是因怀疑周公将有异谋。明胆论,此文认为明辨事理和有胆量是两回事,很难“相生”

    〔26〕自然好学论嵇康集附录的文章,认为人之好学,出于自然的本性。作者张邈,字叔辽(刻本作辽叔),晋代巨鹿(今属河北)人。曾官辽东、阳城太守。难自然好学论,嵇康反驳张邈的文章,认为人之好学出于追求“荣利”而非本性使然。

    〔27〕宅无吉凶摄生论此篇及第九卷中的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皆为嵇康集附录的文章,阮德如(一说张邈)作,认为住宅无所谓凶吉,长寿在于善养生。难摄生中,此篇及第九卷中的答释难曰皆为嵇康驳文,认为宅有吉凶,得宜则吉,不宜则凶。

    〔28〕难下鲁迅在嵇康集序中说:“第九卷当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下,而全佚。”故“难下”疑为“难中”之误。

    〔29〕家诫嵇康教戒其子的文章。

    〔30〕水经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地理著作,相传汉代桑钦撰;北魏郦道元为之作注,增补大量资料,成水经注四十卷。襄城小童,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有智慧的儿童,曾向黄帝陈说治天下之道。

    〔31〕井丹字太春,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东汉隐者。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

    〔32〕原宪字子思,春秋时鲁国人,孔丘门徒。初学记卷十七引有关于他的赞语,原称“西晋嵇康原宪赞”

    〔33〕许由传说是尧、舜时的隐者。太平御览卷五十六引有关于他的赞语,原称“嵇康圣贤高士传赞”

    〔34〕圣贤高士传赞原书已佚,有清代马国翰、严可均辑本。三国志魏书王椉传裴松之注引稽喜嵇康传:“(康)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凡百一十有九人。”

    隋书经籍志著录:“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嵇康撰,周续之注。”新、旧唐志误以赞属周续之。按此书军嵇康集外的独立著作,而张燮误将其原宪赞、黄帝游襄城赞(即襄城小童)收入所刊嵇中散集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