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8小说网 www.78xs.cc,竹林深处是我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这一年贺家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先是贺小柱定了亲,又是盖了新房子, 接着莲藕在县城大卖。冬天来临前,贺老大带了银丝稻和莲藕到庆州港卖, 恰好碰上从大海南边来的客商,客商一眼认出莲藕,当即要把贺老大带来的莲藕统统买下来,留在船上吃。

    赶在贺老大答应前,穆晟提前承诺只给南边客商一半的分量。剩下的一半,穆晟建议贺老大卖到庆州港内的酒楼,做成熟菜, 专门卖给南边过来的客商。

    穆晟介绍的酒楼掌柜竟然又是当年出面帮助南河村村民的汉子。汉子二话不说, 直接把莲藕和银丝稻统统包下来。

    贺老大揣着沉甸甸的八两银子,笑开花了。那是从前贺家好几年也积累不下来的银钱啊。

    回来的路上,也真应了穆晟的一句话,大船更经得起风浪。一路无波无折回到南河村, 而且比村人租借的小船更快回来了。

    杨燕儿惊喜地看着门外背着大包小包, 从马车上跳下来的贺老大,连跌跌撞撞向自己走过来的小四都顾不上,冲上前,绕着贺老大前前后后看了几遍,才红着脸跑回房间。

    穆晟自然被贺老大留下来,吃了一顿晚饭。晚饭由贺小花操刀,做了好几个莲藕菜式。凉拌藕片, 炸藕盒,花肉炒藕片,莲藕骨头汤,林林总总,摆了满满一桌。

    杨燕儿看着白了脸,贺老大尴尬看向穆晟。穆晟脸不改色拿起筷子每一样菜尝一口,然后在贺小花期盼的目光中,点点头,说一句,不错,很好吃。

    贺小花得了鼓励,越发起劲捣腾莲藕做的菜,从熟食,到凉拌,到汤水,到泡茶,一连十天,天天换着花样做菜。贺家大小开始吃得有滋有味的,但再好吃的菜也经不住这样折腾下去。到了第十一天,杨燕儿说什么也不给贺小花进厨房,把小四往小花怀里一塞,自己挽起衣袖下厨房。

    杨燕儿做了十多年的菜,虽然不如贺小花懂得变花样,调味道,但在一家吃莲藕吃得脸色都白的人看来,即便是最简单的邵尾菜,也是比什么都好吃的菜。

    入冬后,贺家池塘的鱼终于派上用场。因为冬天天冷,白沙河河鱼都到南边避冬,剩下没走的,都不过是巴掌大的小鱼。农家人少养猪,养的鸡也要留下生蛋,富裕一些的,过年时还能宰鸡做荤菜,家境一般,或者贫穷的,只能靠过年前在县城集日买一刀切回来做腊肉,过年时切碎炒菜,算沾荤腥。

    贺家池塘的鱼养了大半年,现在尾尾都有小孩手臂长。捞起几尾鱼,贺老大分别送两条到村长,老人李根生家和亲家杨家,又趁着穆晟回家经过贺家小院时,送了两条。

    自己家里留了两条,留着年夜和祭拜祖先时用,应了年年有余一句吉利话。其余的,就依了贺小花的提议,送一部分到酒楼寄卖。

    家境越是好的人家,越注重意头。往年县城的大户都爱抢购南边运来的大鱼。现在穆家酒楼有鲜鱼出售,比起南边运来的半死不活的大鱼好了不知多少。贺家鲜鱼早上刚送到酒楼的,下午就卖完。

    及后几天,听到风声,特意从其他县城跑来买鱼的人更多了。酒楼掌柜笑得合不拢嘴,搭着贺老大肩膀连称贺老兄有见识。

    贺家池塘的鱼不过十天工夫就卖出了四分之三,剩下的那些,贺小花坚持留下来当明年的“种子”。算算总收入,居然有五两多银子,因为临近年关,鲜鱼的价钱竟然涨到比活鸡还贵,居然要300铜一条。杨燕儿捧着银子,半天合不拢嘴。莲藕和养鱼的收入,扣除请白老二看护的费用,贺杨两家各分得四两银子。

    贺家这一年,卖粮,卖藕,卖鸡肉鸡蛋,卖鱼,加起来总共十二两,扣除盖房子的,礼金的,打家具的花销,还剩下五六两银子。这情形比起杨燕儿当初预计盖好房子,全家人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情形不知好多少了。

    尝到甜头的贺老大和杨大石,决定把剩下的沼泽地都包下来,明年就把池塘扩大一倍。谁知道他们各自跑到村长里一说,发现剩下的沼泽地居然都被人包下来了。南河村木家占了四亩,白沙村族姓大户沙家占了足足十二亩。

    贺老大垂头丧气回家把事情一说,杨燕儿只觉得可惜。但贺小花和贺小虎却另有看法。木家是南河村富户,为人做事尚算公道,但沙家是百年大户,和县城衙门的关系好着了,据说府城里也认识人。现在莲藕和养鱼的生意做得这么好,销路又完全打通,难免沙家不想一家独大的。

    果然,不出两日,沙家当家大夫郎派了管家过来,客客气气放下银钱和契约,“我家大夫郎说了,做生意求的都是一个财字,和气生财的财。既然贺家世代以种田为生计,日后不妨也继续下去。”边说边放下一张地契,“我家大夫郎知道,这样未免委屈了几位,这块地虽然不大,却是多年的熟地,而且就在南河边上。你家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