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8小说网 www.78xs.cc,东山有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是一年端午时。每逢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走亲戚,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着。传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的。但屈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到底在纪念屈原的什么呢?这却是一个问题。

    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任何一个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中国人都还是了解一二的。至少应该他是个诗人,或者古代的贵族,当然能够知道他写过离骚的就已经不错了,这在中学语文中是一个基本的文学常识。但我们仅仅凭着这点简单的常识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吗?难。

    关于屈原的生平,是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的。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人称“三闾大夫”颇有文学政治才能,青壮年时代很得楚怀王信任。他向往贤能政治,主张建立正确的法度,使国家富强。但他被谗见疏,此后又被流放,这期间虽曾被招回,但为时不久又被放逐,直到自沉于汨罗江水。在流放期间,他面对着政治的腐败,国运的垂危,写出了许多悲愤沉痛、忧国忧民的诗歌。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打开楚辞,我们可以来见识一下这位诗人的作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夸以练要兮,长坎颔亦何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路漫漫其修员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选自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以上选自渔父)

    这些是我在阅读屈原作品的时候,非常喜欢也相对简单易记的诗句。当然屈原的作品不止这些,在此仅仅节选抄录与大家共同欣赏,以观窥豹而已。通过这些穿越了时空的文字,我们已经无法完整的看清楚诗人的全貌,但如果仔细揣摩字里行间,仍然是可以了解其人精神的大概。至少我们可以判断:屈原是一个当时非常另类的人:有些贵族的高傲、有份信仰的执着、有着士人的仁爱,当然还有一种不甘流俗的心境。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把有些事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最终选择自杀。

    那么,我们今天到底要纪念屈原的什么,是生还是死呢?如果是刘胡兰,我们都会说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但那是被日本人给杀的。屈原本是一个好端端的,他却自杀了,难道现在你还提倡自杀不成?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我想至少可以说是为了纪念他的生吧。

    屈原的一生是才华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何其慷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又是何其执着?为了什么而慷慨,又为了什么而执着?很多人告诉我说是为了“国家”我相信了,因为大家都有必要爱国。但他为什么会如此慷慨,又为什么会如此执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古人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但这似乎不适用于屈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似乎也不适用于他。理由是面对国势的衰微,君王的昏庸,同僚的腐朽,他既未“隐身”又未“独善”而是认真的服从组织的安排,很有种顾全大局的精神,但他始终都坚持自己的信念,希望有机会一定要“清君侧”、“振朝宇”这大概就是儒家欣赏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样一种精神吧。

    但屈原终究还是死了,而且是自寻的。这种自杀情节难道也值得欣赏?我突然想到了历史以来的一些著名的自杀者:王国维、陈天华、翦伯赞直到后来的诗人海子。他们的死都有着共同点,他们的死也都令人惋惜。自杀学家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说:虽然自杀往往反映了社会秩序的问题,但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杀的社会却是低俗和危险的。因为,一方面,一个社会必须通过自杀清除一些必须清除的分子,另一方面,自杀往往体现了社会中所张扬的高贵德性。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德行,这个社会怎么可能真正美好?而既然这里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美德,又怎能避免自杀的发生?屈原之死大概属于后者吧,理由是他“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道德的伟大。如果是这样,我们又何必忌讳他死的方式呢?

    屈原死了,但他还活着。

    因为我们今天仍然纪念他,纪念他的生,也纪念他的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