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8小说网 www.78xs.cc,八月桂花遍地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一边写,柴仁亭一边骂,说:“狗日的小侉子连个糨糊都拿不住,老子还要去杀鬼子的翻译官,你却在这里磨蹭,简直是破坏抗日!”

    小侉子哭丧着脸,也不搭腔,眼看曾见湖就要写好了,他拿什么往墙上贴啊?急得他直想上吊。后来还是特务队的一个班长从伙房里找了半盆稀饭,这个问题才算解决。这半盆稀饭救了小侉子,他再也不敢丢了,直到后来交上了火,他还紧紧地抱着那只铜盆。

    这次战斗,特务队在安丰县城打得出乎意料的漂亮,日军损失了一名少尉小队长,两名翻译官,军曹以下共六人“皇协军”警察局长、警备大队长以下汉奸十人亡命。加上隐贤集日军被毙四人、“皇协军”两个中队土崩瓦解,可谓是天茱山区包括国共两党军队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空前的胜利。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还有政治上的影响巨大。那天曾见湖和小侉子在县城里到处张贴和散发布告,布告上一律用血书写:奉国民革命军天茱山抗日独立旅旅长栗统飞之命,惩处日寇某某汉奸某某某——这些布告的作用以后才渐渐显露出来。

    后来检讨,这一仗尽管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还是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出在独立营副营长李广正和二连连长冯存满的身上。

    李广正原先不会看地图,后来在学文化中跟曾见湖结成了对子,三百个字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掌握不要紧,就要大大地炫耀一下,天天给阵线报写稿子。今天写个顺口溜,明天写个小快板,无非都是“同志哥加油干,打完鬼子吃干饭”之类,数次遭到曾见湖的退稿。

    有一天李广正到杜家老楼送稿子,跟曾见湖斗争了一会儿,突然见到曾见湖的桌子上有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画,这玩意儿他过去见彭伊枫的文件包里有,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也不敢问。这次就问曾见湖“那是个什么东西?”曾见湖说,:“亏得你还是个指挥员,连地图都不认识,你算什么指挥员?”

    曾见湖言者无心,李广正却放在心上了,缠着曾见湖教他认地图。曾见湖找了一张中国地图,教李广正从图上辨别东西南北,李广正不耐烦地说“我要学的是作战地图,你这玩意儿屁大的地方,把一个国家都装进去了,我看不明白。”曾见湖想想也有道理,认作战地图跟学地理还是两回事,便从彭伊枫那里仿制了一张天茱山作战态势图,告诉李广正这是山冈,这是淠史河,那是安丰县城,那是隐贤集。

    这回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广正学东西有两个特点,一是爱钻牛角尖,二是钻进牛角尖就拔不出来。有了这个地图,就像拣了个宝贝,走到哪里都带着。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到防区内巡查,蹲在山冈上,也把地图摊开,对照比划,指指点点,俨然一个很有谋略的军事家了。

    安丰县城袭扰战,独立营担负的是打援任务。

    这天清晨李广正带领独立营二连跟随霍英山在东河口设伏。隐贤集援敌溃逃到东河口一线之后,霍英山是要将其一网打尽的。他和彭伊枫、李广正三个人各带一部分兵力,在敌人西窜必经的葫芦涧将近一公里长的狭长地带扎了个口袋,溃敌一旦进入,插翅难逃。

    霍英山给李广正部署的设伏位置在东侧高地上,李广正在图上给霍英山所在的位置标了个“一包”给彭伊枫所在的位置标了个“二包”给自己将要展开的山冈标注“三包”——如此,他就俨然是这次战斗的“三号”了。

    图上和现地对照清楚了,李广正就带着队伍向指定位置开进。二连连长冯存满本来跟李广正就不太团结,两个人打仗都是好手,互相不服气。见他老是举着一张破纸对着太阳比划,冯存满很不以为然。走出一里地的时候,冯存满讽刺他说“别以为会看地图就会打仗了,我不会看地图也照样能打胜仗。”

    李广正说“老冯你不懂,这是作战地图,神奇得很。只要有了这东西,鬼子啥时辰到啥地方,我掐指就能算出来。”

    冯存满说“卵子!我没你那张破裱纸,鬼子啥时辰到啥地方,我也能掐指算出来。”

    说话间就走到了一处岔道。冯存满故意出李广正的洋相,明明该向左,他偏说该向右,而且还递眼色给身边的一排长,一排长也说该向右。李广正本来是清楚的,被冯存满一捣乱,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便对着太阳比划地图。这个地方山势平缓,小山包看起来大同小异,区别不大,手里也没有个指南针,七比划八比划就迷向了,越比划,越觉得确实该向右。

    冯存满见李广正上当了,玩笑开大了,就哈哈一笑说“把你那个卵子地图扔了吧,该向左边走。”

    可是李广正已经按照地图认定该向右了,冯存满要向左他当然不干,一个说该向左,一个说该向右,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就在这时候,战斗打响了。两人不敢再吵,遂采取分兵的办法,李广正带了一个排向右,冯存满带了一个排向左,屁颠屁颠各自胡乱找了一个山冈展开战斗队形。可此时黄花菜早就凉了,十几个鬼子和一百多个“皇协军”就是从他们身边逃走的。

    部队回到根据地之后,霍英山把李广正和冯存满都叫到杜家老楼。两个人同去杜家老楼的时候,路上还在吵,到了杜家老楼他们就不吵了,顿时就傻眼了——霍英山披着黄呢子军大衣,像尊铁塔一样站在杜家老楼正房的木板楼梯上,老远见到他们,勃然变色说“好,汉奸来了。警卫排,把这两个通敌的汉奸给我捆起来!”

    四

    这一仗赵三元打得扬眉吐气。

    安丰县大队是去年从地方游击队升格的,没打过大仗。这次在许成哲的指挥下,在安丰东南方的小赤壁设伏。当天夜里,柴仁亭的特务队把安丰县城搅得鸡飞狗跳,陆安州的松冈大佐虽然接到了电话,但是并没有轻易出兵,直到第二天清晨,隐贤集的日军和汉奸才钻出据点,赶来增援。

    日军很狡猾,显然把这一带的地形也摸熟了,知道小赤壁是个鬼门关,于是兵分两路,以“皇协军”的两个中队作为尖兵,先行西下,日军中队长河田大尉则带着日军跟在后面见机行事。

    刘庆唐过去在豫南就是作战参谋,相对而言是个战术专家,他把这块地形看了一遍之后,向许成哲建议构筑工事。许成哲觉得有道理,便让刘庆唐通知搞土工作业,也就是在山坡上挖战壕。独立营的连队还好说,但县大队都是农民,纪律较差,战壕挖得很敷衍,人蹲在里面,大半个身子还在外面。

    刘庆唐检查了县大队的工事,向许成哲告状,许成哲就一遍一遍地批评赵三元。赵三元也拳打脚踢让战士们再把工事挖深一点,但是这些兵生怕打起来跑不动,留着力气不愿意使。许成哲只好算了,叹口气对赵三元说“你还说支队偏心,就你这个鸟队伍,连工事都不好好挖,能打仗吗?”

    赵三元不服气地说“工事挖得不好不等于仗打得不好,我这队伍都是泥腿子,你不能按正规军要求。”

    许成哲说“可是有一点,必须放近了打,不能见到敌人就开枪。前面一打,打草惊蛇,这仗就啥也打不着了。”

    赵三元觉得这倒是个问题。他的县大队自从成立之后,还没有正经八百地跟日军交过手,对于鬼子还是不摸底,部队确实有恐惧心理。万一乱开枪,那就砸了。赵三元沿着茅坑似的战壕前前后后检查了一遍,一边检查一边交代:“这是咱们安丰县大队的一次大仗,狗日的都给我听好了,没有我的命令,谁要是乱开枪,我就先崩了他!”

    许成哲说“你不让他开枪他就不开枪啦?到时候一紧张,他自己不想开枪都不行,手就不听指挥了。”

    赵三元怔怔地问“那咋办?”

    许成哲问刘庆唐“你说怎么办?”

    刘庆唐说“先把他们的子弹退了。”

    许成哲点点头说“有道理。”然后就朝工事里吼了一嗓子“县大队听口令——起立!”

    县大队的兵便稀稀拉拉地站了起来。

    许成哲又下命令“举枪!”

    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七零八落地把枪举了起来。

    许成哲见县大队所有的枪口都朝上了,喝道“拉枪栓,退子弹!”

    然后就让独立营一连的班排长们去收县大队的子弹。不仅把从枪里退下来的子弹收了,连备用的两发子弹也收了。

    赵三元恼了,一蹶子蹦到许成哲的面前,屁股左一拍右一拍,拍得泥土飞扬,落了许成哲一脸。赵三元硬扎扎地说“许参谋长你太看不起人了,马上就要战斗了,你竟然缴我的子弹。”

    许成哲说“先集中保管,第一个波次让一连打,一连打响之后你们装子弹。这样可以避免乱开枪。”

    赵三元仍然一脸怒气说“许参谋长你这是歧视地方部队。我要向霍司令告你!”

    许成哲说“老赵你别发火,老实跟你说,县大队没打过大仗,我确实有点不放心。战士们枪里有子弹,你能保证他不走火吗?”

    赵三元的眼珠子骨碌了两圈,反问道“你能保证独立营的战士不走火吗?”

    许成哲说“我能保证。你要是也能保证,我就让他们子弹上膛。”

    赵三元不吭气了,看了许成哲一阵子,又看了看许成哲身后的刘庆唐,把脑袋仰到天上,运足气骂了一句“日他个娘!”

    也不知道他骂的是谁。

    半个时辰后,敌人当真来了。前面的“皇协军”进入伏击圈,县大队的战士就有点沉不住气,一个劲地向赵三元要子弹。

    赵三元举着驳壳枪不吭气,眼睛盯着前面,不向两边看,嘴里骂道“要卵子子弹!没听说吗?第一个波次轮不到咱们!”

    赵三元的话音刚落,那边就传过来许成哲的叱令“肃静隐蔽,谁再搞出动静,我枪毙他!”

    一连的战士果然是见过战阵的,眼看着“皇协军”进入了伏击圈,进入了射击圈,差不多都快脱离射程了,但没有一个人开枪。因为没有许成哲的命令。许成哲不下命令开枪,是因为没有看见日军。许成哲料定,前头“皇协军”过去了,日军必然尾随其后。

    大约又过了两袋烟的工夫,老远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群,三五成队,忽进忽停,忽左忽右,到了伏击圈外,便不走了。多数都隐蔽在路旁的石头或大树后面,只派出三个尖兵,荷枪猫腰前进,仍然是忽进忽停,忽左忽右。

    赵三元往许成哲隐蔽的方向看去,许成哲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就在这时候,枪声响了起来,只有一声,县大队战士杜松子啊呀一声惨叫,原来是肩膀挨了一枪,这是日军的试探冷枪。跟随县大队行动的刘庆唐连忙扑了过去,把杜松子的嘴捂住了,但为时已晚,敌人还是发现了动静,机枪便朝这边扫了过来。

    许成哲这才下令还击。由于日军战术动作机警,加上没有完全进入伏击圈,战果不大。许成哲命令一连连长带两个排从左,自己和刘庆唐带一个排从右,两面向日军包抄追击,同时命令赵三元率领县大队拦截先期进入伏击圈、正在火速回撤的“皇协军”

    赵三元拣了个便宜。因为有了独立营一连的榜样,而且阻击的敌人里没有了日本鬼子,县大队的兵胆子就大了,也能沉得住气了。这回完全是赵三元单独指挥,他的指挥主要是一连串的骂骂咧咧——“他娘的不能让狗日的小看了县大队。没有老子的命令,哪个狗日的先开枪,老子骟了他!”

    县大队这次虽然子弹都上膛了,但是没有谁乱开枪,直到赵三元喊了声“打”百十根农民的手指这才一起扣动了扳机。

    “皇协军”本身就是惊弓之鸟,刚开始见小赤壁方向停止了动静,还以为新四军都去追日军去了,猝然一阵瓢泼弹雨过来,立马就乱了阵脚。中队长常铁头挥舞驳壳枪企图收拢队伍,可是队伍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不可能收拢了。

    赵三元认得常铁头,从一个战士手里夺过一根汉阳造,瞄准常铁头,开了一枪没打中,又开了一枪,结果连响三声——小队长宫得海和一个战士也同时开了枪,常铁头像猴子一样蹿了几蹿,倒在地上不动了。常铁头一倒下“皇协军”就更乱了,争先恐后地逃命。赵三元一不做二不休,把盒子枪往裤腰带上一别,大手一挥,吼了一声:“追他个奶奶的!”吼完,纵身跳出工事,直不棱登地就扑下山去。战士们一窝蜂地跟上去,也不讲什么战术,更不用说姿势,呐喊着挥舞着,蹦蹦跳跳地来了个猛虎扑羊群。

    后来打扫战场,县大队共毙伤“皇协军”三十四人,缴获了五十多条长枪,还有两把盒子枪。赵三元让战士们把枪堆在一起,嘴都乐歪了,吸着冷气说“我的个娘哎,这可咋办哪?这么多枪,还够拉一个县大队!”

    五

    天茱山过了一个好年。

    从腊月下旬开始,部队杀猪宰羊,抗敌剧社的旗帜又扯了起来,人员从各个角落集中到杜家老楼,吹拉弹唱,排练节目。

    为了庆祝安丰县城破袭战和小赤壁、东河口伏击战的胜利,霍英山命令,抗敌剧社赶排几个节目,鼓舞士气,激励军心。曾见湖因为跟随特务队行动,胸有成竹,很快就编写了一个快板书黑虎掏心显神威。

    霍英山说“也别光表扬,东河口上还有两个通敌的汉奸,也得揭露揭露。”霍英山说这话的时候,骑在高头大马上,器宇轩昂,得意非凡。他终于有了一匹真正的马了,当柴仁亭牵着这匹大马送到霍英山的手上,并且告诉他这是彭主任特意关照给司令员搞的战利品,霍英山的眼角就有点湿润。这个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娃子啊,确实是个有心人啊!

    大年三十晚上,天茱山抗日游击支队包了饺子,大家欢天喜地地吃了年饭,以杜家老楼为中心,方圆十里的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安排好警戒值班,连以上干部便集中到杜家老楼门前的坝子上看彩排。

    第一个节目是快板书黑虎掏心显神威,由曾见湖登台唱独角戏——

    天茱山上特务队,个个都是飞毛腿;百步穿杨差不多,飞檐走壁不是吹。这天晚上领任务,别人睡觉他不睡。安丰县城开杀戒,鬼子汉奸死一堆。要问他们都是谁,柴仁亭,张二担,刘大头,朱歪嘴,孙之富,罗圈腿嘿,嘿,孙之富,罗圈腿!嘿,嘿,刘大头,朱歪嘴虽然长得不咋样,神枪神腿快如飞。为了抗日不怕死,黑虎掏心显神威,显神威,显神威

    曾见湖在台上把竹板打得脆响,霍英山在下面把脸拉得老长。等他演完了,霍英山就开始讲评,说“这个节目嘛,啊,总的看还是不错的。啊,就是不该把人的绰号弄进去,搞得我们的特务队好像都是歪瓜瘪枣。彭主任你说呢?”

    彭伊枫说“除了司令员讲的,细节可以再生动一点。要把战斗的激烈和惊险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战士灵活机智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还得修改。”

    第二个节目是三句半两个指挥员,一对糊涂蛋,由曾见湖、小侉子、谭青西和司令部作战科长刘庆唐表演。别人手里都没有道具,但小侉子手里拎了一只怪里怪气的铜锣——这是他从安丰县城带回来的铜盆改造的。

    四个人排成一条线,然后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演开了——

    东河口上亮了天,神兵潜伏在阵前;专等鬼子送上门——开战!

    战斗进行到一半,派兵扩大伏击圈;营长拿出破地图——装蒜!

    连长这时来发言,南边偏说是北边;你向左来我向右——捣乱!

    不懂装懂瞎指挥,没错说错硬添乱;贻误战机损失大——扯淡!

    要问他们都是谁,李广正,冯存满;两个指挥员,一对糊涂蛋!

    演到这里,小侉子还“当”地一声敲响铜锣,脑袋往前一伸,做鬼祟状。观众席上哄然大笑。这次还没等霍英山讲评,冯存满就站了起来,嚷道“狗日的小侉子,你敢出老子的洋相,下次撞到我手里了,我把你的门牙敲了。”

    小侉子拎着铜锣,装出一副可怜相说“冯连长啊,这不能怪我啊,我也是执行任务啊!”冯存满说“你执行个卵子,你就知道糟践老子!”

    霍英山“呼啦”一下站了起来,黄呢子军大衣一抖,厉声喝道“冯存满闭嘴!由于你们两个人的失误,东河口战斗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放走了一百多号敌人,没有办你们通敌罪就算好的了!你还敢敲别人的门牙?下次再犯这样的错误,那就不是敲门牙的问题了,那是要敲脑袋的。听明白了没有?”

    冯存满立马就出了一脑门子冷汗,嘟嘟囔囔地说“听明白了。”

    霍英山一指李广正“你呢?”

    李广正“忽”地站起来“报告司令员,我不仅听明白了,还想明白了。那天是地图拿反了”

    刚刚被霍英山镇下去的笑声顿时腾空而起。

    活报剧一条腿是王凌霄创作的。王凌霄不是一个文艺活跃分子,但是参加抗敌剧社活动还是不讲价钱的。彭伊枫说“老头子”提出把拳头攥起来,就是要克服我们中国人一盘散沙的问题,你们最好能创作一个能够突出反映团结和战斗力之间关系的节目。彭伊枫这样说了,大家就开动脑筋,但是大家的脑筋都没有王凌霄的脑筋好用。一来王凌霄是大文化人,二来她的经历长,受这方面的熏陶多。在川陕根据地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她谈到了东三省陷落的话题,他感触很深地说,归根到底,咱们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开明的政府,不能把民众凝聚起来。东三省落入敌手,就像一台闹剧。军阀们想不想抗战?其实骨子里是想抗战的。可是身不由己,每个人都被套住了一条腿,捆住他们的绳子叫作“升官、发财、保命”被这些东西捆住了手脚,还怎么打仗啊?

    王凌霄当时只觉得他讲得深刻,精辟,又形象生动。但没有想到,他的那一番话,在若干年后成了她的创作源泉。王凌霄编了一个活报剧,内容是这样的:日本鬼子打进来了,三个军阀举着枪冲上去战斗,却分别被“升官”、“发财”、“保命”三条绳索捆住了一条腿。后来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冲过来,不停地刺杀。三个军阀性命眼看不保,一咬牙拿出刀来,砍断了那条被魔绳紧紧羁绊的小腿,虽然都成了瘸子,却有了行动自由,开枪的开枪,开炮的开炮,挥刀的挥刀,刚才还狞笑着的日本兵转眼之间就倒在血泊之中。

    节目编好之后,拿给彭伊枫看。彭伊枫说“很好,很有现实意义,对有些人是个刺激。唐春秋一直希望我们的抗敌剧社能给他们演出两场,有这个节目,我看时机成熟了,就是要让国民党的部队多看看这样的节目。”

    然后抗敌剧社就紧锣密鼓地排练,大年三十也拿出来演。三个军阀分别由刘庆唐、谭青西和曾见湖扮演,一个穿灰制服,一个穿黄制服,一个穿黑制服。扮演鬼子兵的是小侉子侯究芬,演得活灵活现,令人捧腹。

    其实王凌霄在创作这个节目的时候,心里还存着一个隐秘的动机。自从她在天茱山嗅到他的气息之后,她就一直暗暗留心,想找到一条向他传递信息的渠道。那么,这个节目可能就是沟通他们情感的渠道,这是他的创意,她把它系统化了,形象化了,他一旦听说或是从抗日宣传品上看到了,应该是心有灵犀的。后来的事实果然表明,王凌霄的这番苦心没有枉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